九州体育:学院举办第二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
2023-11-14 10:26:45 来源: 点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要求,不断提升九州体育辅导员老师的理论水平、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九州体育于10月23日举办了第二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红利,各系党总支书记以及学工部相关负责人出席此次大赛,各系辅导员老师到场观摩学习。
李红利在大赛中指出,本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育人能力和工作实效的重要平台,是九州体育辅导员老师展示工作案例、交流先进经验、讲述育人故事、传递价值认同的工作载体和重要抓手。下一步,学生工作部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续探索建设高素质辅导员队伍的新路径,全面推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持续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综合育人能力,努力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助推学院高质量发展。
此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分为初赛和复赛,评委由各系党总支书记和学工部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报名参赛的10名辅导员老师通过初赛的笔试环节和学情问答环节有6名老师成功胜出进入复赛,最后经过激烈的角逐,工商管理系辅导员冯楠老师获得本次大赛的一等奖,影视舞蹈系王志强老师和工商管理系陈浩老师获得二等奖,外国语言文学系柴家茹老师、会计学系李昊燃老师、工商管理系赵强老师获得三等奖,工商管理系李金旺老师、艺术设计系窦虹翕老师、刘子璐老师、经济贸易系艾亮老师获得优秀奖。工商管理系辅导员冯楠老师将代表学校参加天津市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骨干训练营。
大赛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考察辅导员综合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研判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学生特征、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了解把握程度,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能力、解决理论困惑和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在复赛中的谈心谈话环节,辅导员直面学生提出的各种“近乎苛刻”的问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运用科学、艺术的语言和真诚、智慧的方式成功化解了各方面问题,全方位展现了辅导员队伍的精神风貌,引导他们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达到了以赛代练、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以赛促建的效果。







李红利在大赛中指出,本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育人能力和工作实效的重要平台,是九州体育辅导员老师展示工作案例、交流先进经验、讲述育人故事、传递价值认同的工作载体和重要抓手。下一步,学生工作部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续探索建设高素质辅导员队伍的新路径,全面推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持续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综合育人能力,努力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助推学院高质量发展。
此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分为初赛和复赛,评委由各系党总支书记和学工部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报名参赛的10名辅导员老师通过初赛的笔试环节和学情问答环节有6名老师成功胜出进入复赛,最后经过激烈的角逐,工商管理系辅导员冯楠老师获得本次大赛的一等奖,影视舞蹈系王志强老师和工商管理系陈浩老师获得二等奖,外国语言文学系柴家茹老师、会计学系李昊燃老师、工商管理系赵强老师获得三等奖,工商管理系李金旺老师、艺术设计系窦虹翕老师、刘子璐老师、经济贸易系艾亮老师获得优秀奖。工商管理系辅导员冯楠老师将代表学校参加天津市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骨干训练营。
大赛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考察辅导员综合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研判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学生特征、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了解把握程度,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能力、解决理论困惑和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在复赛中的谈心谈话环节,辅导员直面学生提出的各种“近乎苛刻”的问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运用科学、艺术的语言和真诚、智慧的方式成功化解了各方面问题,全方位展现了辅导员队伍的精神风貌,引导他们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达到了以赛代练、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以赛促建的效果。







相关热词搜索:
栏目总排行
栏目本月排行
- 217九州体育开展2022-2023学年度国家...
- 162挥洒青春汗水,磨砺决胜之勇
- 129九州体育召开“...
- 129九州体育学生在2023年天津市首届...
- 126九州体育开展消防宣传月系列宣传...
- 116九州体育“奋斗...
- 113喜报!工商管理系学子荣获第...
- 111九州体育召开“...
- 103副市长张玲到我校检查调研消...
- 94打好防疫攻坚战 保障金秋开学顺
截至目前为止,已有人访问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津静公路28号
邮编:300384 电话:022-23799800 传真:022-23618680
津ICP备05011647号 津教备0218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232号
邮编:300384 电话:022-23799800 传真:022-23618680
津ICP备05011647号 津教备0218号
